灯下书院>竞技小说>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 > 258.马明醒悟(三更)
    但马明和姚大江曾经的处境还是存在本质的不同。

    姚大江是老二,身上没有长子这份责任压着,分家出去就是分出去了。马明作为老大,两个老人甩不开,弟弟妹妹都没成家,也不能不管,分家是不可能的。要娶个贤惠的媳妇也会好很多,至少操持家里,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结果宋月芝还净拖他后腿,连跟自己娘家人的关系都处不好,更别说帮忙管教弟弟妹妹了。

    宋月芝比宋氏唯一强的一点,就是生了儿子。不过只管生,不会教,单说马耀祖,比姚玫还大半岁,根本不会来事儿。

    马明以前只顾着赚钱,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弟弟妹妹都指望他,他想着给弟弟挣钱盖房子娶媳妇,给妹妹挣嫁妆,嫁出去不让人看不起,给孩子挣家业,让父母安享晚年,忙忙碌碌,却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

    等马明发现儿子闺女都不懂事的时候,已经晚了,再想教,还没训斥一句,孩子直接去找爷爷奶奶撑腰,宋月芝也不分是非地一味袒护,不让骂不让打,屡屡把马明气得不行。但为了家庭和睦,他总是想着好好说,不能吵架,可惜却没意识到,家里根本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他讲过的那些道理,根本没有人听。

    马明喝完两杯,又喝了一杯,说:“这个家,我没管好,都是我的错,们多担待。”

    宋老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明子,是个好的,对月芝和孩子都好,不过以后可不能惯着他们了。月芝嫁给,就是的人了,我们说她她也听不进去。也别只顾着赚钱,对家里人上点心。有些话,我就倚老卖老说了,那弟弟妹妹,该管的就管,别纵着,还能养他们一辈子不成?”

    马明神色愧疚,也有些难堪:“爹教训的是,我都记住了。”

    “姨父,我多嘴说两句。”姚瑶开口说,“对一个家来说,人是最重要的,钱不是。赚了大钱,家里人心散了,坏了,出事也是迟早的。孝顺是好事,但不能愚孝,爹娘说得对,听着,说得不对,不能光生闷气,觉得无可奈何,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得让他们改,不然同样的事情会发生无数次,没完没了。弟弟妹妹的品性我不评价,但他们现在就是在吸的血,也别想着他们成亲了就好了,照现在这架势,不强硬起来,不让他们改改性子,他们能一辈子吸的血。跟小姨的孩子,现在管教还来得及。”

    马明听了姚瑶的话,神色一震,沉默了片刻,苦笑连连:“亏我一直自诩精明,其实在这个家里,真是窝囊。二丫说得对,每一个字都很对,我以前一直想不通,我那么拼命努力地干活赚钱,为啥家里这么些年,日子还是老样子,根本没有过得更好。我还想着赚更多的钱,问题就都能解决了,我弟能娶上好媳妇儿,我妹妹能有丰厚的嫁妆嫁出去,父母媳妇孩子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才发现,我根本就想错了。”

    “姨父是个聪明人,不过别让道德把绑架了,是该赡养父母,照顾弟妹,但付出的同时,也得摆正自己一家之主的位置,该管的就管,该让他们干活的,不能客气,弟弟都那么大了,整天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光指望赚钱给他盖房子娶媳妇儿,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得强硬起来,让家都听的。”姚瑶对马明说。

    姚瑶话落,马明连连点头。

    刘氏开口说:“明子,我当大嫂的,一直觉得是个不错的人,也多嘴说几句。我说话直,不管爱不爱听,今儿我得跟把话说清楚。二丫可不是多管闲事的人,要不是看在咱们爹娘的份儿上,家这破事儿,谁乐得管?我们吃完饭拍拍屁股就走了,们日子过成啥样,也碍不着我们。们也别看大江和月容现在日子好过了,就想沾光占便宜,这话他们不说,我说。以往大江和月容没分家,过的那是啥日子,们也不是不知道,也没见们给他们家仨瓜俩枣的,就只见月芝每回回娘家显摆,都要刺月容几句。大江跟月容孝敬咱们爹娘的,那我肯定不拦着,但是除此之外,人家给的好处,是情分,不是本分,不给就不能要!我知道不是那眼皮子浅的人,但管管家里人,别上赶着就巴结,还敢惦记二丫,也是真敢想!”

    刘氏话说得很重,因为她不在乎跟宋月芝和马明关系会不会闹僵,有些话必须得说,这个恶人她来做。就光宋思明被姚瑶送进白云书院这一件事,刘氏就打定主意,以后坚定地站在姚瑶这边。有些话就得摊开说明白,不然早晚还有别的事。

    马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苦笑不止:“大嫂说的,都在理,我会记住的。”他还真想过跟姚瑶一家搞好关系,以后互相帮衬着,可惜正事啥都没谈,关系已经闹僵了,他无奈至极,却也暗暗下定决心,接下来得好好整治一下这个家,姚瑶说的没错,人心不对,这个家根本好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