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战斗草草结束,双方除了准备就是等待。似乎,一切又都回归了平静。
这些天,周围地区征召的技术人员和一些流落民间的特殊人才纷纷汇集到了哈尔滨,让一座军营里满满的住着都是人。
他们暂时都没有事情做,但别说现在就已经登记领响,就天天的白面馒头都让他们跟过年一样的兴奋、踏实,安心的等待可以开始工作的时间到来。
董库将双城防御任务交给顺子之后就开始跟一些专业人士夜以继日的画图纸。设计一系列的厂房。
随着跟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董库发现个事情,他们的理念的确落后太远,跟月牙岛上的那些犹太人相比不在一个层次上,很多的东西董库要解释半天,才能让他们彻底明白自己的意图,远不如犹太人一点就透,很快就能接受跟他们学的不一样的东西。毕竟这些东西有点超前。跟他们的学识有着一定的差距。这还是董库尽量贴近二战时期的理念和技术标准,要不,更没法吸收消化了。
好在这些人并不笨,明白之后各种奇思妙想就层出不穷,让董库心累的同时,为中国人的特有聪明暗自赞叹。
五天的准备,距离平房日军的那些毒气研究设施几公里外。雪地被人山人海的工人清除。超过了四万的工人云集到了这里,他们都是柳败城安排密山等偏远地带召集来的,管吃管住,一月一块大洋。让这些人疯了般的拥挤上车,在车帘严严实实遮挡,辨不清方向中,被拉到了平房附近。
他们都是淳朴的农民、猎户或者冬天没有事情做的扛大活的,他们到了后就开始清理积雪,到附近的树林伐木搭建住处。
在偌大的营地里,一堆堆的火堆燃烧着。从天空看,这叙堆分布很有规律,非常的整齐。
董库没有让近卫紧跟着,四个近卫远远的吊在董库身后,董库则跟几个暗堂的人还有这里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在这叙堆间测量着,指挥在画好的圈里点燃干柴,看着烧起来。
一堆堆的大火燃烧上个把小时着透后,火炭就会被清理到一边,随之一群拿着锹的人影就冲到了还滚烫的地面,快速的将烤化的地面掘开,或深或浅的一次半米来深,然后再将火炭堆积到坑里,放上干木头,接着烧。
就这样周而复始,不到一天,一个个宽五米多,深,直达冻层之下,长十几米的地槽,跟长城的台阶一样出现在了占地两三千亩的工地上,随之被盖上了木笼房。
工地上,一堆堆的木材被从远处的山里运来,一堆堆的石料堆放的满地都是。那些被缴获的战马,已经听得懂中国话,一个个被套上了马爬犁,充当了运输的主力。
远处的山上,一锅锅的锯末被参上硝酸铵炒成了炸药,轰轰的闷响中,成片的山石垮塌下来。周围几乎所有的石匠都集中到了这里,他们同样是管吃管住,一月一块大洋,住在山里,将炸下来的花岗岩大块的打成石砖,小的直接敲碎,当混凝土里的毛石。
忙碌了两天,一切基本成型,一栋栋的房子山墙是开着的,没有门窗,一挑挑冒着热气的泥土被送到了外面,被铺在了地上,冻成土粒,随之被马爬犁拉走,源源不断的送往了双城和阿城。